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校友风采 > 正文

在南极雪原点亮“红灯笼”——记南极泰山站总设计师王中军校友

【来源:校友会 | 发布日期:2014-11-14 】

3月27日晚,在学校四教报告厅举办的“筑梦讲堂”座无虚席。作为去年底刚建成的南极泰山站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我校建筑学专业91级校友王中军的到来引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

火红灯笼雪中点亮

2013年11月7日,王中军以总设计师的身份参加了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在上海随“雪龙”船出发,他们本次考察的主要任务是建造中国第四个南极考察站——泰山站。

“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最新建立的南极科学考察站。它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泰山站是按照可以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而设计的内陆夏季考察站,主体建筑410㎡,总建筑面积1000㎡,设计使用寿命15年。

在南极一片皑皑白雪中,泰山站犹如一盏赤红的灯笼,点亮了整个伊丽莎白公主地。泰山站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红灯笼”。王中军坦言这种设计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到的,而是造型过半时提出来的。设计团队发现它确实比较像“灯笼”,便往上面靠了一下,特别是在色彩上。

“红灯笼”不光是一个造型概念,它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特点。由于灯笼是圆形的,建筑的积表体(体积除以表面积)比较合理,散热面积少,有利于保温。由于是弧线造型,泰山站抗风能力比较好,风从任何一个方向来,对它的效果是一样的,都能快速通过。

泰山站最特别的一点是悬空建造,风从建筑物下方穿过去的时候会加速,从而把地面上的积雪吹走,这样泰山站就不会被积雪掩埋掉。当地的风速非常大,最高可达到60米/秒,相当于每小时200多公里。为了把泰山站建得牢固,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BRF软件进行模拟测算,同时也把泰山站模型做了风洞试验。

王中军说,“灯笼”造型主要是科学上、技术上的验证结果和环境上、功能上的设计需要,巧合的是“灯笼”造型也让泰山站与中国元素完美融合,为泰山站凭添了一抹文化韵味。

泰山站是王中军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作品,但也并非十全十美。王中军感慨道,做建筑就像打造一件艺术品,总会留下遗憾,但在下一个科考站的建设中,他们会努力克服这一次留下的遗憾。

耐心耕耘默默收获

年仅42岁便做上宝钢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的总建筑师,事业上的成功非但没有让王中军有多大的架子,反而非常谦虚。谈到泰山站,他反复强调只是个一般的项目,是建筑地点比较特殊,才得到了大家的关注。

对于成功的经验,王中军认为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面前的每一件事。回顾自己在校学习的经历,他说,以前没有网络,电脑还没普及,全校只有一两个机房。而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了,学生可以轻松地得到各种信息和参考资料。但条件再怎么改善,学建筑的不能丢掉最基本的技能,不要放弃一些传统的学习方法和设计手段,例如徒手画、钢笔画以及铅笔画等等。因为,画图是建筑的一种语言,是其他语言代替不了的。

王中军分享了自己的座右铭:“耐心耕耘,默默收获。”他认为,在事业的起步阶段切忌好高骛远,工作要脚踏实地,有苦干精神。好多刚毕业的学生总是以薪酬的多少去衡量工作的好坏,而忽略了自己能力的高低和所能创造的价值。职场新人不能说因为获得的少,就对工作放弃或者懈怠,这是非常消极的,青年人应该先把工作做好,再去争取其他的,这才是比较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