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古建筑文化的星星之火
——2020年天汇创业基金获得者蒋晓璐同学的成长事迹材料
【个人简介】
蒋晓璐,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共青团员,建筑学19-专硕。入学年份:2019年,毕业年份:2022年。获得2020年天汇创业基金。团队名称:遗介浩学工作室。团队职务:工作室副负责人。个人近1年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2019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大栅栏分会场(站点)主题展览二等奖;2020年北方工业大学研究生实践创新大赛一等奖;歌华传媒杯·2020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石景山分赛场三等奖荣誉称号;第四届北方工业大学青年五四奖章;2020春季学期建筑与艺术学院团委遗介浩学工作室优秀干事;2020建筑与艺术学院19建筑学专硕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成长事迹】
【团队简介】
遗介是一支致力于用大众乐于接受的、新颖有趣的方式对建筑相关知识、价值及保护理念进行科普的团队。团队以大学生为主体,由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土木工程、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工商管理、法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们组成。
遗介团队于2017年7月成立,由建筑与艺术学院钱毅副教授作为学术顾问,并于2019年11月成立遗介浩学工作室,指导教师为建筑与艺术学院团委书记张丁老师。
作为一支大学生团队,我们以专业为基础,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与担当,为建设文化付诸行动,加强文化传承。遗介目前面向亲子家庭提供专业的建筑遗产相关课程以及文旅服务。我们的专业团队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文旅项目中,缺乏专业性、针对性讲解的问题,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团队组织】
目前,遗介浩学工作室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已有公众宣传组,教育活动组,访谈摄制组,文旅研学组,社会志愿组,科普研究组等六个活动组别,累计招新100余人,目前团队共有70余人。
【团队历程】
在天汇创业基金资金的支持下,学院团委集各位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团队自创立以来一直以“全民做保护,遗介在行动”为团队宗旨,以专业、创新、务实的态度面对客户。通过青少年人群,将建筑遗产以及遗产保护知识带入家庭,推动公众遗产保护的全民化进程。遗介少儿科普教育已衍生出工作营教育以及遗产地研学两大板块。为了给客户提供更细致的教育服务,遗介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初步探索,我们实地走访了13个遗产点、拜访专业大师、参与学术沙龙,以微信公众号为媒介,发布相关推文,收获了稳定的粉丝客源,为后期的文旅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遗介已研发12期公立小学建筑科普选修课程,举办6期工作坊,10余次博物馆研学活动,直接受众人数达500余人次,累计服务240 余家庭。先后同史家胡同博物馆、中国旅游集团、王平小学、三义里小学等多家公里组织、机构达成长期合作计划。
【团队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对建筑的相关知识、价值和保护理念进行大众科普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普通大众进行科普,是从保护主体的角度做出努力,使得大众在接受知识层面的科普后,可以发自内心的认知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大众的保护意识。
同时,经过考古发掘、历史资料等史料表明,从人类文明发源开始,人类的文化便与建筑密不可分,今年申遗成功的良渚古城遗址,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对建筑的相关知识、价值和保护理念进行大众科普也可以增强大众的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信建设。
同时,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这份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任务,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运用新时代的条件、技术、资源等,努力尝试,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负党和国家的培养,发挥自身的能量,以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
【团队实践】
在团队成立两年多的时间里,成员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同时,感谢学校成立的天汇创业基金,学院以及老师对我们的大力支持。让我们能有现在的成绩。
公众号运营:至今已有116篇原创文章,累计阅读量达到13万+,与包括国家人文历史、广东共青团、耳朵里的博物馆、风景园林网、文博圈、西城名城保护等在内的20多个公众号达成长期合作,精品科普文章经转载后阅读量累计达到110万+;在青少年建筑教育方面,团队共同努力,已研发12期公立小学建筑科普选修课程,举办6期工作坊,10余次博物馆研学活动,直接受众人数达500余人次,累计服务240余家庭。与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西城区三义里小学、丰台区云岗青少年中心、门头沟区王平小学、史家胡同博物馆等组织机构达成多次合作。
社会实践:遗介团队连续三年参加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举办建筑相关主题展览。连续三年入选西城区名城委“四名汇智”计划优秀团队。并于2019年1月以四名汇智计划中名城保护团队的身份入选,在故宫建亭广场前举办公益展览。另外,通过遗介访谈栏目,采访建筑师青山周平、故宫博物院彩画研究工程师曹振伟、大栅栏社区原住民代阿姨等,让大众看到专家、普通原住民等不同层面对于老城保护的见解,引发读者对于老城保护的思考。
学术交流: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各大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例如:参加2018年度建筑师博览会并发表演讲、2018年度第二届北京建筑大学学生论坛并发表演讲、2018年度天津大学遗产主题论坛并发表演讲、2018、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遗产主题大学生沙龙论坛并发表演讲、2019年度北京服装学院第九届首都大学生创意集市等。
团队的努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团队成员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周刊评为:有理想、有创意、有实践的年轻人——“遗介青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周刊的责任编辑齐欣评价道:文化遗产传播,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已获荣誉】
2020第五届五四青年奖章
北方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一等奖
第十二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北方工业大学天汇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北方工业大学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北京市“歌华有线”文化创意大赛石景山区三等奖胜奖
【团队愿景】
社会变革与功能需求,又决定了文化遗产的生、存及其演变需要有效的传播体系。于是,我们可以将文化遗产传播,视为文化遗产价值的社会化趋同过程;同样,这种功能也适用于文物保护和广义上的多类型世界遗产形式。
与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相同步,文化遗产传播理念在中国的社会化实践,也开始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由寄望于公众参与的知识启蒙行动,逐步过渡到培育社会力量成长环境;从单一“宣传”演化为多元、交互的“传播”;由注重表达形式转而推动形成公共政策体系。
所以,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名城名村名街保护……都需要公众化参与的时刻,就会有更多的个体、群体和团体加入到传播者行列。这其中,个体略显单薄,团体又时常考虑商业模式;唯有公益群体,是灵活、持久的中坚。他们并非网红,也没有想着要马上“变现”。默默工作的人们,尤其值得敬佩。
如同我们报道“遗介”团队一样,大家应该关注、鼓励、优先培育文化遗产保护公益群体。
年轻意味着浪漫。浪漫的年纪应该有理想、富创意、能实践。这样的人合在一起,就成为了活跃的社会力量;这样的浪漫,也能长时间地影响一个人,支撑其去克服许多人生难关。
愿这样的“遗介”,在每座城市、乡镇,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坚持得越来越久;亦是“遗介”课堂上那些孩子们的美好经历和人生向往。